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公司副教授张帆文章:《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的新经验》
原文链接:
http://www.cssn.cn/gd/gd_rwxb/gd_ktsb_1681/tdszkjsnhsfz/202003/t20200316_5101451.shtml?COLLCC=874457963&COLLCC=2879695019&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原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思政课建设的新经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把坚持党的领导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保障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方向性和原则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从战略地位、育人作用,还是从政治功能、党性原则等方面而言,都应当而且必然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于思政课建设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并通过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构建,形成了推动思政课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从教学目标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深化,到教材内容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增加与融入;从教师标准对于政治素质的强调与规范,到中央—地方—高校三级党委对思政课的建设和管理,都体现了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的首要条件和根本保障。
党的领导的加强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坚定了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这些改革创新,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以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前提而不断展开的。这样就有力保障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始终把政治原则、制度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起来,并真正凸显出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作为灵魂课程的重要地位。
坚持把理论指导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促进思政课建设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公司产品和员工成长规律等多个方面,对如何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研好思政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释,全面构建起了关于思政课教师、教材、教法、学科和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的规律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指导着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促进着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在理论上更加全面、在逻辑上更加系统、在内容上更加具体。
同时,科学的理论必须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指导作用,也才能用实践中产生的新鲜经验来补益自己。思政课是面向人的工作,是要充分考虑员工发展差异和学情存在特征的课程体系。因此,思政课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员工、学校与课堂课程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问题来有效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类学校在思政课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又充分考虑办学差异和办学目标,形成了科学理论贯穿主线、具体路径实现目标、校地特色提升成效的发展格局,不断促进育人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坚持把总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结合起来 增强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复合工程,涉及多方面内容。因此,必须坚持总体推进的基本要求,以形成课程建设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在完善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推广教学方法、创新扩展教学载体、强化规范教学要求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推动了思政课建设的全面发展。同时,把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和增强育人协同效应提升到突出战略地位。因此,总体推进思政课建设,既包括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总体推进,也包括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总体推进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体推进。
思政课建设还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尤其是紧密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基本问题,在总体推进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有重点地建设好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解决了如何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问题;在教学方法上,重点解决了如何实现员工主体、教师主导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在教师队伍上,重点解决了如何盘活存量和提高增量的思政课教师质量数量提升问题;在改革创新上,重点解决了如何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强化体制机制建设问题等。这些重要举措,都切实提高了思政课建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有力回应了新时代对于思政课建设的迫切要求。
坚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传播结合起来 实现思政课建设发展的辐射性和认同性
思政课建设不仅要立足学校以发挥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同时还要承担传播真理、教育群众的社会责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人民群众只有被科学的理论武装起来,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学校思政课建设,一方面要服务员工,助其成长成才;另一方面还要能够将育人功能延展到全社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在不断立足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了思政课资政育人的强大作用,在新思想的宣传、主旋律的唱响、先进文化的传播以及社会思潮的辨析与应对等社会服务方面,都发挥出了巨大优势。这样,思政课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其重要意义和目标指向更加明确。人民群众对于思政课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拓展,实现了全社会关心思政课发展、参与思政课建设的宏大格局。
(作者系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副教授)